banner

首页 > 我与孵化器 > 正文

    伍于宁:一路前行,梦想成真

    发布时间:2017-06-17 22:19:43来源:作者:

      伍于宁,曾任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89年3月11日,广州第一家孵化器——广州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诞生了。同年3月,科技部首期创业中心主任国际培训班在广州举办,业内称之为中国孵化器的“黄埔一期”。2年后,广州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更名为“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创业中心”)。当时市政府十分重视,黎子流市长亲自选址,由市财政拨款1600万元,买下坐落在广州天河高新区内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的两栋大楼。从那时起,广州创业中心有了孵化基地,开始踏上了建设和发展孵化器的历程。

      27年前,我在广州市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工作时就与孵化器结缘。当时所在单位与广州创业中心合署办公。三年后,我调到广州创业中心工作,先后担任中心副主任、主任,并曾兼任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到2010年退休。今天回想起当年我曾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依然倍觉亲切、感慨万分!

      建立孵化网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是大家的共识。我们在2003年建立了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成为联系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政府和社会资源的纽带;2004年,作为全国创业中心专委会副主委单位,我们参与发起建立了“中南地区(六省)孵化器网络”。在广州开发区,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孵化器的培育体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协同解决共性问题,在参与构建孵化器集群的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

      如果有朋友要问:是什么力量使孵化器人如此坚持,不断地创造出奇迹?我的答案是: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服务创新、创业报国的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在这种光荣使命的感召下,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还有孵化器自身团队的艰苦努力,我们带着梦想,一路前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28年前,广州的孵化器只有一家、现在的广州已有各类孵化器192家;17年前,广州只有一家国家级孵化器,今天已有 21家。“三十而立”,我由衷地相信:30岁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成熟的气质、更充沛的活力、更宏大的规模、更加灿烂的前景!孵化器人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必将谱写一曲又一曲自主创新、孵化服务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