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对接会,究竟对接的是什么?
合肥高新区作为科创高地,已集聚超过8.4万家企业,这是巨大优势,也是“幸福的烦恼”:如何让创新要素与企业发展彼此链接,产生化学反应,培优育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合肥高新区以产业链对接会为抓手,给出了答案。
今年以来,合肥高新区通过举办系列对接会,搭建了一个精准高效的资源互通平台,推动项目、资本、人才与场景高效耦合,持续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融合互促,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动能。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已召开各类产业链对接会22次,达成合作意向40余项,构建起协同共进、持续进化的产业生态。
对接龙头:以“链”为媒 激活协同生态
人工智能产业是合肥高新区布局的重点产业之一,汇聚了以科大讯飞代表的龙头企业。
为强化龙头引领、释放链式效应,合肥高新区精准举办“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会”,吸引科大讯飞、首镜科技、光麓数字等约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卓派信息、首镜科技、富芯微电子等企业,分别就数字人、AR眼镜、功率半导体等业务与科大讯飞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借助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与创新生态,一批科技型企业正在实现加速发展。参会企业代表表示:此类对接会有效促进了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协同与业务合作,为企业拓展生态伙伴、切入高端供应链提供了机会。
同样,在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阳光电源也扮演着“链主”角色。在7月10日举办的专题对接会上,阿基米德半导体、维峰电子等20余家企业与阳光电源面对面交流洽谈。功率半导体模块、高端精密连接器等一系列产品进入阳光电源供应链测试合作阶段。“大手”拉“小手”,推动产业集群从“单点突出”迈向“整体强链”。
对接资本:浇灌“金融活水” 润泽科创苗木
科技型企业,尤其在初创期,往往面临融资难等发展难题。
合肥高新区紧盯企业成长痛点,专题举办“科技先锋企业专场服务暨新质企业融资对接会”,集结卓智信息等8家企业与工商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参会,现场融资需求金额达2.49亿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2项,实现银企精准“配对”。
对于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而言,金融赋能尤为关键。
在“量子聚链·高新启航”量子产业投融资专场对接会上,5家优质量子企业与21家金融机构展开深度对话,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项,融资需求金额达1.4亿元。“会议通过前置筛选和定向邀请,让真正懂技术、敢创新的金融机构与我们面对面交流,让我们坚定了发展信心。”国盛量子负责人感慨道。
“链接高新 产业投促——合肥高新区2025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对接会”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更需资本助力。在8月19日举办的“链接高新 产业投促——合肥高新区2025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对接会”中,锐世科技、中盛溯源等17家重点拟上市生物医药企业集体亮相,成为资本追逐的优质对象,也为企业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有效助力。
对接供需:促进“科”“产”深度融合
如何打破研产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一批聚焦供需匹配的对接会应运而生。
在“生物医药专场技术供需对接会”中,6家企业发布技术需求,4家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解决方案,达成8项合作意向。而在“智能制造业务供需对接会”上,协创物联网、安迅精密、华耀电子等11家企业深入交流,达成6项合作意向,涵盖产品代工、设备试用等多个维度。安迅精密负责人表示:“我公司专注于高速精密全自动贴片机的研发与制造,通过参会更清晰地了解到区内企业的痛点与需求,同时也让同行更了解我们的产品与技术能力。目前,我们已与3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外,“高企数字化诊断双需对接会”依托区内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进一步打通技术供给与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开展高频、精准的线下供需对接活动,合肥高新区还依托“智慧高新企业之家”线上平台,构建线上供需对接“快速通道”,累计征集104项技术成果和93个技术需求,实现为企服务“不打烊”。
产业链对接会,不仅对接技术与需求、资本与企业,更对接发展的可能性。合肥高新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运转、链接各方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里,企业不仅对接资源,更对接机遇、生态与未来。而这,正是合肥高新区迈向更高能级、更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