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青岛高新区打造康复机器人产业集群
青岛高新区打造康复机器人产业集群

绑上外骨骼装备,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也能站起来并稳稳地行走。近日,在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道医疗”)展厅,一位体验者头戴传感器、腿绑外骨骼装备,伴随着灵活的机械腿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而不需要任何外力辅助。这套可以由患者独立控制的外骨骼设备是康道医疗自主研发的KD9下肢外骨骼步态训练系统。

  “该设备采用人工智能(AI)交互技术,可以适时辅助患者实现独立行走,并抑制异常步态。”康道医疗研发总监陈永源介绍说,该系统能够满足因神经损伤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不同功能阶段的康复需求。“可以提供行走、踏步、坐站等多项训练,而且内置了患者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和分析患者训练数据,其步行状态一目了然。”

  康道医疗只是青岛高新区积极发展康复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夯实康复产业发展基础,已具备常规康复训练类器具产业基础,智能制造产业优势突出。依托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青岛高新区围绕康复大学集聚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眼科医院、青岛康复产业孵化器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并引进正仁慧康、康道医疗、形康三维等康复类企业,为康复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和应用基础。

  近日,青岛高新区发布《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聚焦康复机器人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强与中国机器人网等行业商协会的密切协作,积极拓展招商渠道,主动跟进与智元、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的合作,争取项目落地生根或开展示范性场景建设;与傅利叶等医疗康复机器人企业建立联系,探索在灵巧手、外骨骼、仿生技术等成熟领域开展产业化合作。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本土企业。支持康复大学与海克斯康开展康复机器人研究合作,助力海尔机器人可穿戴外骨骼设备在消费场景的应用;鼓励智腾微电子强化力传感器和惯导传感器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推动盈可润行星减速机为康复机器人提供高精度、高负载能力的运动控制等。同时,打造康复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开放实验室和测试平台,开展应用示范工程,通过收集数据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9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