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具身智能作为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正成为杭州钱塘新区(临江高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另一大突破口。
6月25日,“潮起钱塘·智链未来”钱塘区具身智能招商大会暨具身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仪式举行。
发展具身智能产业
钱塘基础坚实
如同其字面意思,具身智能就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是从物理形态层面对AI的划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从屏幕里的虚拟算法向实体智能跨越有了顶层设计支撑。
钱塘发展具身智能产业优势显著,具身智能产业资源加速聚集,现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和创新生态。钱塘区内14所高校、25万名师生提供了智力支撑,聚集了超百家人工智能企业、70家“未来工厂”、30余家具身智能企业及100余个创新园区,涌现了安防球形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标志性产品,涵盖智能芯片、机器人、智能感知、AI算法等领域,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钱塘已构建起完善的“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网络。
这背后,得益于钱塘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科创平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构建了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到应用示范、生态建设的完整产业培育链条,加快推动钱塘从“智造大区”向“AI强区”跨越。
凭借这一优势,钱塘今年已成功入选杭州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可以说,创建具身智能先导区,是钱塘落实国家战略、抢占未来产业高地的关键举措。
打造标杆应用场景
钱塘抢先一步
作为杭州新质生产力增长极,钱塘区具身智能产业先导区采取“双核驱动”模式:大创小镇打造核心集聚区,义蓬街道建设重要增长极,东西联动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具体目标上,钱塘区将依托“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多重战略叠加优势,重点攻坚多模态感知融合、仿生灵巧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目标3年内培育10家以上行业准独角兽企业,在智能工厂、智慧医疗、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钱塘区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浙江颐高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君辰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海兰云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此次签约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将共同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多元动能。
会上,钱塘区具身智能产业会客厅同步揭牌。该会客厅选址义蓬街道新镇路地铁站附近,规划面积约10万平方米,将集中招引具身智能及上下游产业入驻,预计2027年投用。
现场,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张旭光作《具身智能发展新趋势》主旨演讲。在随后举行的具身智能产业领袖论坛上,多位具身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下一步,钱塘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在优质企业引育、政策精准扶持、示范场景打造、标杆园区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为全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提供钱塘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