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天津滨海高新区书写新时代的“芳华”
天津滨海高新区书写新时代的“芳华”

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春华秋实。

自1988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1991年获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09年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区,2014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获批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30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工业总产值从31万元增长到960亿元;从仅有的36家企业的一条科贸街发展到如今聚集着13000家企业的创新活力之城;从30年前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蹒跚学步到充满自信地向国外输出高新技术产品;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简单发展模式到独具特色的产业创新生态。而立之年的天津滨海高新区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30年。进入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历史机遇,天津滨海高新区对照先进地区,聚焦自身短板,直面发展问题,找准努力方向,继续以“闯雷区、踏荆棘”的勇气,书写新时代的“芳华”。

创新永远在路上

双创生态加速形成

30年,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仅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天津滨海高新区而已却是写满了沧桑与荣耀。回眸这30年流金岁月,华苑科技园的崛起、未来科技城的初露峥嵘、塘沽海洋科技园的蒸蒸日上、未来科技城拓展区的大开发大建设,见证了天津滨海高新区人自主创新奋发有为的荣光。可以说这是30年的成长史、30年的开放史、30年的探索史。

1988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翌年,即成立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己任的天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000年5月3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与天津滨海高新区合作建设了天津火炬创业园。这是全国第一家火炬创业园,建立了6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各具特色的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包括:国际创业中心、华苑软件园、海泰创业园、鑫茂民营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和华科科技园,其中既有综合性孵化器,又有以华苑软件出口基地为代表的专业型孵化器,另外还有留学生创业园这类面向特殊创业对象的孵化器。

“天津火炬创业园深刻把握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三级立体孵化体系。”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即根据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一级孵化的重点是为科技水平高的初创企业提供专业的创业孵化;二级孵化的重点是为企业提供产业孵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提升;三级孵化的重点是让成熟企业做大做强,大大缩短了从研发、成果转化到实现产业化的时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火炬创业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国企、民企的多元投资;初创、成长、扩展三期的孵化;物业、创业、创新的三层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了创新创业的适宜环境,打造了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业环境,树立了“服务企业、共同创业”的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尤其是国际创业中心,在2005年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所创造的产值、利润和税收、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的在孵企业项目立项数和专利持有量等六项指标中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蓬勃发展,一大批众创空间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加速落地。比如,旨在为广大创客提供创新思维交流、产品研发推广以及相应技术培训的天津创客空间;依托凯立达创投咖啡打造的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天津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工商和税务代理服务等。

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对外发布,天津滨海高新区榜上有名,正式获批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截至今年8月底,天津滨海高新区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1家。此外,园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高企协等平台的作用,成功举办“创新力量”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雷克大会等活动,催生出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园区呈现蓬勃生机。

不断先行先试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雏鹰计划……一项项鼓励科技创新、先行先试的企业培育政策,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挺起中国的脊梁:赛象科技公司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午线轮胎制造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环股份的8英寸区熔单晶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系统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曙光公司正式量产,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进入前三甲……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借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重大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政策措施。

为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知识产权保护难、人才招聘难、市场开拓难、政策兑现难等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天津滨海高新区于2015年6月推出“创通票”。

“‘创通票’通过‘互联网+政府服务’的模式,实现了科技创新从后补贴向前补贴的转变,由‘锦上添花’转变成‘雪中送炭’,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转变了政府职能,实现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成本的降低,基本覆盖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实现了‘一张通票管创业’的新模式。”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天津通广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申领“创通票”的知识产权专利服务包、高企服务包,没花一分钱,就获得了服务机构高质量的服务,解决了企业在创新研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天津滨海高新区累计发放“创通票”超过7000张,为企业节省各类创新创业成本超过1亿元。2018年6月,天津滨海高新区“创通票V2.0系统”上线。打开网络,输入网址,一个流程、系统、界面更加优化的创通票网络系统平台立即呈现在人们面前。

激活金融的“一池春水”,也一直是天津滨海高新区近年来创新孜孜以求的目标。2016年9月,作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之一,园区发布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投贷联动试点的六条政策(试行)》,从信息平台、鼓励落户、投资奖励、风险分担、信贷奖励、企业贴息6个方面着力,针对银行推进投贷联动业务的难点和痛点,给予政策支持,切实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目前,园区已先后与天津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签署投贷联动合作协议,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发布“独角兽”、“雏鹰计划”企业培育计划,则让天津滨海高新区在新时代拥有源源不竭的新动能。

2016年8月,天津滨海高新区对外发布“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首批评出了2家独角兽企业、9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1家典型独角兽种子企业,开展了“一企一策”专项支持。到2020年,园区计划培育独角兽企业不少于1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不少于20家、纳入独角兽种子库企业100家,为区域乃至天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018年6月,天津滨海高新区制定出台《天津高新区支持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初创企业“雏鹰计划”)。

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王兵介绍说:“‘雏鹰计划’是园区为鼓励和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培育计划,旨在推动园区科技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集聚形成产业创新优势。我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初创企业‘雏鹰计划’,支持标准为给予每家企业一次性支持资金10万元。”

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红色地标公司、道本科技、中屹新医学公司等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雏鹰计划’对于我们这些初创型企业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帮助我们减轻了企业的初创成本,我们非常高兴。此次申报系统上线,又专门面向企业召开申报培训会,操作非常便捷,特别感谢天津滨海高新区。”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让企业家当家做主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天津滨海高新区正在进行着生动诠释和全新实践。

2017年11月23日,天津滨海高新区集中发布《天津高新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天津高新区集聚英才若干措施(试行)》《天津高新区优化人才服务若干措施(试行)》,也被称为民营经济“天堂七条”、人才政策“黄金七条”和人才服务“便利七条”政策,努力将园区打造为企业家创业“高地”、成长“湿地”、心灵“港湾”,使园区成为创新创业通道便捷、成本低廉、服务高效的区域。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3个“七条”政策的出台,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具有高新特色、天津亮点,是园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支持民营经济和人才发展上先行先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中,民营经济“天堂七条”,牢牢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成长周期,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在天津市率先提出民营企业投资“零门槛”、创办“零收费”,率先提出民营企业工商注册、政策兑现等各项事务“全代办”,率先提出党群组织设置在民营企业中的“全覆盖”;设立2亿元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融资风险代偿池,实施政策预兑现,以每家企业最高500万元的标准支持包括独角兽等在内的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和实体企业的发展,真正为民营企业松绑减负,使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民营企业一马平川、登堂入室的天堂。

人才政策“黄金七条”则聚焦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聚焦对企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关键人才,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和基金,每年设立1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成立100亿元的人才服务专项基金,实施企业家、科学家、工匠和经纪人四大工程。建立单项奖励最高1亿元的激励机制,打好“破、立、优”组合拳,形成纵向覆盖从院士到企业家到经纪人的各个层次,横向覆盖从管理到研发到技能各个领域的政策体系,以企业为人才评价的主体,以人才为享受政策的主体,为人才在园区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人才服务‘便利七条’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天津首创、全国首创。”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在天津市率先成立人才服务专业机构,系统整合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代办服务;在全国首推人才政策资金代支付;设立全国首支“东山再起”专项基金,支持海内外创业失败的企业家在园区再创业等,为每一个到园区创业的高端人才创造温馨家园。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截至到2018年7月底,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千家,占该市的1/4;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0家,企业有效专利总数达22551件,人均知识产权数量走在全国前列。

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漆黑的夜晚,即使伸手不见五指,只要有一点星光,摄像头就会自动捕捉图像,拍出清晰的全彩色图像。这是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产品──超星光摄像机,它可以实现在0.0008LUX的黑暗环境中,拍摄出高清彩色画面,取得了安防行业低照度技术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20多年前,天地伟业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戴林开始涉足安防领域。当时,中国的安防厂商用的都是国外的产品。戴林说:“安防领域最终需要国有品牌和民族产品,这才是安防监控的出路。”于是,在一间旧平房里、一辆自行车,原本是天津大学老师的戴林开始了创业之路。

网络矩阵、高清网络摄像机、智能球机……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一个个国外垄断被打破,天地伟业的产品应用到了北京天安门、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巴西世界杯赛场等大型工程项目,并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戴林说:“安防市场的核心技术此前一直由国外品牌垄断,但这几年,在数字和智能领域,中国品牌实际上走到了世界前面。”

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像天地伟业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不断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除了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聚焦窄化是园区探索的又一路径。”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早期的八大支柱产业到如今的五大产业链,园区勇于做“减法”、敢于大“瘦身”,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大健康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潜心笃志、精耕细作,一大批“隐形冠军”、独角兽破土而出,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这些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7.2%。“十三五”期间,预计将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

在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赛德美天津公司,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单体电池全自动拆解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可以满足京津冀地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需求。

“之所以选择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与这里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分不开。”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杰表示,园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总体布局与他们公司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让他们看到了广阔的资源和市场前景。

如今,天津滨海高新区正依托力神电池、中电十八所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企业,打造领跑全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吸引聚集国能新能源汽车、恒天新能源汽车、巴莫科技、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领军企业,形成从整车制造、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电机电控系统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赛德美的加盟,无疑助力这一产业链条形成完美的闭环。

天津滨海高新区文创产业更是蓄势待发。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园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汇聚了卡梅隆·佩斯中国集团、磁石云、欧划影业等一批具有带动性、示范性和原创性的科技文化企业1600家。2017年,园区文创产业占区域GDP的比重达6%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10%,建成超千亿元的影视文化产业链。

智能科技产业则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布局的领域。人脸识别、水下智能机器人、视觉防火系统、无人机、新能源智能乘用车、全景多目智能摄像机、量子通信……园区智能科技产业正在迸发出勃勃生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正在开展“深刻反思、提高站位、担当作为、重振雄风”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履行好肩负的职责使命。新时代,园区将肩负起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使命,进一步凝聚改革创新新动能、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让先进生产力在园区形成蓬勃态势,把先行先试发挥到极致,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相关链接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