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方动态
成都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出发

日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批准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成都高新区恰好迎来建区30周年。

回望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成都高新区积累了哪些宝贵财富?面向未来最该遵循哪些精神指引?12月21日,记者获悉,成都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布16字高新精神,即“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凝练概括过去30年指引高新人争先创先的精神,更好引领区域未来发展。同时,评选发布建区30年以来的30个“第一”,加快推进高质量建设。

“回望30年成长史,我们始终把创新、创业、创造作为主旋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在‘高’和‘新’上做好文章,高站位、高标准、新机制新作为强化担当,高水平、高科技、新技术、新模式寻求突破,汇聚全球智力资源、科技资源,加快推动‘四个转型’,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走进新时代,成都高新区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和新机遇,将把新时代的高新精神薪火相传,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渐成为社会共识。1988年,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实施,成都高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顺时而生。

自诞生之日起,高新区就传承着创新创造“基因”。从第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激活市场一池春水,到如今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都高新区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创新创业企业从零星几家到12.8万户的飞跃。

30年来,成都高新区聚焦创新创业创造,诞生出诸多“第一”:第一家中成药进军海外的破冰者——地奥集团;国家级高新区首个股份制企业——成都倍特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首家综合航空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海特高新;首家打破国际垄断超导磁医学成像技术的企业——奥泰医疗;建成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的企业——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30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推进高能级产业发展,遵循高科技革命和产业演变主线谋划布局,从内培到外引再到内培外引并重,从集聚到集群再到产业功能区,从引进到模仿再到自主创新,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构建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30年来,成都高新区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工贸易到科技创新合作,从开放大通道到国际交往,从自贸区建设到承办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涉外会议,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全球、走向世界。

迈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命题。为了概括过去30年指引高新人奋发争先的精神,更好引领未来发展,成都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高新精神,经过网络票选和专业研究机构评审,最终选定16字高新精神,即“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

“‘创字当头’是对成都高新区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史的概括,也是我们发展的主旋律。”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回望过去30年,成都高新区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吸引汇聚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一大批高技术企业。

“‘惟高惟新’,‘高’和‘新’是我们创新创业的方向和标杆,高站位、高标准、新机制、新作为强化担当,高水平、高科技、新技术、新模式寻求突破。”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写好一个“创”字,做好“高”“新”两篇文章,仍然是是成都高新区的头等大事。

“‘以质为炬’就是作为国家火炬事业的重要实践者,成都高新区更应该站在新的起点践行新思想新战略,扛起高质量发展大旗,擎起‘高质量’的火炬,用以指引方向,汇聚力量。‘争先率先’是行动自觉,‘争’就是要只争朝夕、拼搏奋进,‘率’就是要率先谋划、率先落实、率先干成,真正担当起成都产业主支撑、创新主引擎的高新责任。”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省委、市委相继就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和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在担当国家使命的道路上,成都高新区将把新时代高新精神薪火相传,汇聚起广大建设者创新者创业者的洪荒伟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