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验
国际产业集群升级风险及其启示

  编者按: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面前,实际的产业升级周期被拉长,如何控制产业集群风险,推动产业集群平稳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浙江是最具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的省份。随着省政府对提升“块状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重视,各地政府积极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但在产业集群升级所面临的风险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面前,产业集群发展中累积的许多问题也开始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实际的产业升级周期被拉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产业集群风险,推动产业集群平稳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三个“升级典型"的风险
  (一)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兴衰
  美国底特律市,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从1893年杜伊尔(Duryea.)兄弟制造出美国第一台单缸发动机的汽车,到20世纪初期福特制生产方式使汽车变成了一项普及性的商品,再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日本采用更为完善的丰田制生产方式,以特别省油的节能小型车挑战美国的豪华大型车。据不完全统计,1978-1982年,福特汽车销量每年下降47%,亏损总额达33亿美元;1980年,通用公司发生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达到76亿美元;克莱斯勒公司濒于破产。就目前形势而言,根据美国汽车行业观察家们多年来所提供的数据表明: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正年复一年地滑坡,2008年5月份,底特律三大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仪为44.4%,而进口品牌车商的份额占到了55.6%。《全球观察》预测,到2012年底特律三大巨头将要再失去5%--6%的市场份额。
  当前,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陷入困境,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风险:其一,发展战略错误。由于产业集群的封闭性结构造成的战略趋同风险,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发展战略上,最钟爱的车型设计都是皮卡和suv,长期不重视小汽车市场,逐渐失掉了利润丰厚的运动车和微型小汽车市场。其二,经济政策也是造成底特律目前困境的原因之一。因为贸易协定和估值过高的美元推动了汽车的进口,而朝令夕改的能源和环境政策则扼杀了创新。其三,美国汽车工业成本过高。2007年,三巨头主管与美国总统布什面陈时,认为过高的福利开支、高油价增加了汽车工业成本,拖累了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其四,经济风险影响。由于次级贷款造成严重的经济负面影响.影响到消费者的信心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全面压抑了2008年和今后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欲望。
  (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速成的缺陷
  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建立于1991年.是印度发展速度最快和规模最大的一个软件科技园。到2001年,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软件生产和研发基地。但当时班加罗尔软件业产值中的60%以上都来自于美国的定单,表现出对美围经济的高度依赖性。从产业链来看,其软件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人大量廉价的软件工程师为美国等信息产业发国家做软件工程师为美国的定单,表现出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依赖性。从产业链来看缺乏核心技术,利润微薄。那时,印度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是支离破碎,导致软件生产能力的过剩,众厂商只能依靠拓展海外市场。
  近年来,班加罗尔的软件生产商逐渐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和力向。向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推进。未来其发展将逐步由“离岸服务”向“按产品分类的服务”{productizedservices)演进。在“按产品分类的服务”阶段.班加罗尔的软件业除了维持目前与传统的电信设备、生物医约等制造业和金融服务的结合外.还将为公用事业、卫生保健、咨询业和零售业等服务业提供系统集成、方案执行和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逐渐地开发出细分产品和大众产品,发展原刨的软作程序。向软件业价值链的最高端“产品”(product)挺进。
  即使如此,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升级仍然面临着风险。主要是指,班加罗尔城市人口由1991年的300万增加到了当前的600多万,但是城市基础设没有任何改善。由此带来的杜会代价是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公共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司在班加罗尔很难持续发展。而班加罗尔软件产业惯用的外包模式的最大缺陷是放弃了自主品牌,使得印度软件市场的发展大大受制于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较长时间不景气,大量美国企业不得不节省开支,造成了班加罗尔软件公司业绩下滑,这占到印度软件出口公司总数的约40%。
  (三)西班牙埃切尔鞋业的两次飞跃
  西班牙阿里坎特省首府的埃切尔是一个拥有“欧洲鞋都”之称的小城,90%的人直接或间接依靠制鞋业生活。埃尔切鞋业在50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两次产业集群升级,实现了全球价值链的攀升。
  第一次产业集群升级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具备一定鞋业发展基础,埃尔切在全球鞋业转移中逐步成为了西班牙的鞋业中心。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产业集群升级风险为:(I)生产方式落后,主要处于手工坊阶段,主要销售市场也局限在当地和国内。(2)竞争战略雷同,低价竞争、恶性竞争严重。(3)根植性风险和搭便车风险。企业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行业内技术、设计样式的相互模仿情况严重。总的来看,第一次产业集群升级是依靠装备制造水平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产品竞争战略的差异化,走的是产品升级道路。
  第二次产业集群升级发生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埃尔切地区在进入全球鞋业价值链的中高价值环节后,产业升级面临上压下挤的困境。研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占优势,整个产业在高端市场受到意大利、法国等传统鞋业强国压制。而区域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使其不得不在中低端市场上面对葡萄牙、韩国、泰国等新兴鞋业国家的追赶。这些风险造成了集群中低附加值环节的企业大量外迁,损害了集群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埃尔切一一方面在出口业务中放弃成本竞争战略,进一步突出差异化战略,通过以自主设计为主、海外引进为辅,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并完善生产性服务支撑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埃尔切市只有不到10%的生产商需要从国内其它地方获取设计、广告、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在价值链巾的位置提升有限,埃尔切地区的企业规模仍然骤降了1/2倍左右。
  被忽视的固有风险
  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参与国际化竞争,这已成为学术界广泛支持的升级路径。然而,无论是新兴国家还是发达领先国家,当其地方产业集群逐渐纳入全球价值链时,一方面会受到后起国家的追赶,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另一方面会受到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遏制。不升级,就意味着要被后起国家追赶上,一旦升级成功,却可能在超越技术领先国后因为找不到下一个技术制高点而丧失机遇,或者快速完成升级后造成其他方面难以与之协调发展.反而更加受制于技术领先国。因此,新兴国家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之路具有一定的艰难性、风险性。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原因,表面上由于新兴国家没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撑,难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实际上,是产业升级过程巾,过度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产业集群本身同有的风险,尤其是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如果发达领先国家忽视了这一点,就会被新兴国家迎头赶上。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虽然成为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汽车制造中心,但是却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忽视了产业集群的封闭性结构造成的战略趋同风险,大多朝宽敞、气派、动力强、耗油量大的大型车发展,这给日本进军利润丰厚的运动车和微型小汽车市场提供了可趁之机。如果新兴国家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会在发达国家的技术遏制下与后起国家的追赶中,永远丧失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机会。(作者:余荣华)
科技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300 传真:010-88656124